瓦楞紙板及瓦楞紙箱質量檢驗檢測之粘合強度
瓦楞紙板及瓦楞紙箱質量檢驗檢測之粘合強度
濟南辰馳繼續更新及完善瓦楞紙板及瓦楞紙箱質量檢測系統知識的普及,在前面我們已發布了邊壓強度一篇專題介紹,現在我們來學習下粘合強度。
先說下粘合強度有什么意義?
粘合強度所測試出來的結果,反映了紙板面紙、波形瓦楞紙、芯紙(中隔紙)及里紙的粘合是否足夠牢固,是否容易造成紙板分層(脫膠、脫層),影響紙箱的質量及粘箱接口處分層,大大降低紙箱抗壓強度。
粘合強度的定義是什么?
在規定的試驗條件下,分離單位長度瓦楞紙板粘合楞線所需的力,以牛頓每米(N/m)表示。
粘合強度參考及執行標準:
粘合強度的注定法:GB/T 6548-2011 瓦楞紙板粘合強度的測定法
取樣標準:GB450 紙和紙板試樣的采取
溫濕處理標準:GB10739 紙漿、紙和紙板試樣處理與試驗的標準大氣
粘合強度試驗儀器應符合 GB/T 22876 的規定。
測試儀器要求:
HSD-A固定壓板式電子壓縮試驗儀
該壓縮儀是采用一塊固定壓板和另一塊直接剛性驅動壓板操作的,動壓板的移動速度為(12.5±2.5)mm/min。壓板尺寸應滿足試樣的選定尺寸,使試樣不致超出壓板之外。
壓板還應滿足如下要求:
a)壓板的平行度偏差不大于1:1000;
b)橫向竄動不超過0.05mm。
注:此試驗儀,我們在前面的邊壓強度時有介紹過,儀器是一樣的,只是需要增加一個附件,作為試驗時的施壓裝置即可。
附件:
附件是由上部分附件和下部分附件組成,是對試樣各粘著部分施加均勻壓力的裝置。每部附件由等距插入瓦楞紙板空間中心的針式件和支撐件組成,見下圖:
支撐件支架頂端應具有支撐支持針及壓力針的等距小孔或凹槽,針式件和支撐件的平行度偏差應小于1%。
根據楞型的不同,應該配置相應規格的插針,且所有插針均應呈直線,不應有彎曲的現象,具體見下表:
項 目 | A 楞 | C 楞 | B 楞 | E 楞 | |
上部分附件壓力針 | 針數/支 | 4 | 4 | 6 | 6 |
針的有效長度*/mm | 30 ± 1 | ||||
針的直徑/mm | 3.5±0.1 | 3.0±0.1 | 2.0±0.1 | 1.0±0.1 | |
下部分附件支持針 | 針數/支 | 5 | 5 | 7 | 7 |
針的有效長度/mm | 40 ± 1 | ||||
針的直徑/mm | 3.5±0.1 | 3.0±0.1 | 2.0±0.1 | 1.0±0.1 |
* 針的有效長度是指支持針或壓力針放置在支撐架上時的凈長度。
取樣大小:
從試樣中切取規格為(100±1)mm×(25±0.5)mm的試樣10塊(單坑紙板)、或20塊(雙瓦楞紙板)或30塊(三瓦楞紙板),瓦楞方向應與短邊(25mm)的方向一致。。
粘合強度測試步驟:
將專用的針形附件上、下分別插入試樣的瓦楞紙板的面紙與里紙之間的瓦楞的空隙中(或瓦楞紙與芯紙之間),然后將插入針形附件的試樣放入壓縮強度試驗儀中施壓,使其做相對作用,直至試樣被剝離部分脫開。
插針效果示意圖:
開動壓縮儀后,以(12.5 ± 2.5)mm/min 的速度對裝有試樣的附件施壓,直至楞峰和面紙(可芯紙)分離為止。記錄顯示的*大力,**至 1N 。
對于單瓦楞紙板,應分別測試面紙與楞紙、楞紙與里紙的分離力各5次,共測10次;雙瓦楞紙板則應分別測試面紙與楞紙1、楞紙1與中紙、中紙與楞紙2、楞紙2與里紙的分離力各5次,共測20次,三瓦楞紙板則測試共30次。
試驗結果計算:
計算所有測試平均值,然后按以下公式計算瓦楞紙板的粘合強度:
P = F / (n-1)L
式中:
P — 粘合強度,單位為牛每米(N/m) ;
F — 各粘合層測試分離力的平均值,單位為牛(N) ;
n — 插入試樣的針根數;
L — 試樣長邊的尺寸,即0.025 m .
粘合強度的單位是:N/m
注:粘合強度的單位是N/m,而取樣規則是取楞長為25mm,寬度為80mm的瓦楞紙板,這就要求在計算粘合強度值時進行數據處理。
試驗報告包括以下內容:
a. 本標準的編號;
b. 試驗的日期和地點\試驗人員\試驗單位蓋章;
c. 待測試的種類和說明;
d. 試驗的大氣條件;
e. 所用儀器的名稱、型號;
f. 報告試驗結果,**至三位有效數字;
g. 對測量誤差分析;
h. 與試驗結果有關的其他說明。